改變歷史的元素之王──碳:十一種碳化合物,帶你解構人類文明史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4284

逼著自己乖乖寫書摘也是不錯,第一次讀,覺得這本書很棒,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寫出生活常見的碳化合物,雖然在地表的碳元素只有0.8%,但是碳元素可以形成穩定的四個鍵結,造就出多采多姿的有機化合物,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影響深遠。

以往看有機化合物的相關科普書籍,大部分著墨在石油等石化產業上,但這次作者從澱粉這種每日人體必須的聚合物切入,提到砂糖、香辛料、咖啡因等等,相當平易近人,確實是很優秀的科普文章。

不過重新細讀就發現了,此書在翻譯上有個較大的問題,就是味精,味精是來自於必須胺基酸之一,遇到鈉離子會增強鮮美的味道,在2000年時邁阿密大學學者在味蕾上找到專屬受器,確定了這種味覺的存在,而這種物質的分子式如下圖,名為Glutamic acid,中文稱為麩胺酸(穀胺酸)。

但書中在甘味這個章節中,把味精分子麩胺酸誤翻成麩醯胺酸(Glutamine),成了另一種胺基酸,也比原本麩胺酸多了一個醯基,這點錯誤對於閱讀雖然不夠成障礙,但是在化學學科中,是真的搞錯東西了。

延伸閱讀:關於味精http://pansci.asia/archives/87216

 

然後人名翻譯,大概是因為日文片假名關係,一開始我還在想書中提及大力推廣馬鈴薯食用的普魯士王佛萊德里希二世是誰,結果好奇查了書中所附原文,才發現是指腓特烈二世,幸好有原文,查起來很方便。

在最後章節中的石油,則出現了一個困擾我閱讀的問題,老是出現石墨,但明明在中文提及的化石燃料多使用煤炭,所以文章中提到用石油取代石墨,感覺就非常微妙,這點就不確定日文用字習慣如何了,不過屏除這幾個問題來看,這本書內容實在蠻豐富的,我自己挺喜歡提到砂糖跟味精的章節,這是一般比較少見的科普文章,學到了不少新東西。

關於砂糖

以砂糖為例,最早有砂糖紀錄的應該是亞歷山大東征印度時,在羅馬時代大部分甜味來源來自蜂蜜,以及把紅酒放在鉛鍋中加熱得到的薩巴,其實就是醋酸鉛,醋酸鉛雖然有甜味,但是因為鉛有毒,因此羅馬貴族不少有鉛中毒不孕、流產甚至早死的。

而砂糖是隨著伊斯蘭教西進的,但甘蔗種植與提煉砂糖都相當耗費人力與燃料,因此早期的砂糖多用在藥用,提供熱量跟安慰劑效應,甚至在伊斯蘭教中的賢者伊本.西那都說:含糖的點心是萬能藥(真是充滿智慧的真理XD)

不過雖然是隨著伊斯蘭教西進,教廷雖然禁止了香辛料貿易(結果肥了威尼斯商人),但在中世紀的基督教斷食日中,砂糖是被當作幫助消化的藥,可以在斷食日服用的XD

後來新大陸的發現,加勒比海群島、中南美沿岸開始大量栽植甘蔗,加上非洲黑奴的廉價勞力,才有越來越多的砂糖,英國人甚至將砂糖加入紅茶中,讓砂糖的甜味流傳更廣,現今因為糖尿病等慢性病,則發展出各種甜味劑,一般最常見的是阿斯巴甜,含熱量極低,但卻是蔗糖甜味的200倍,但含有苯丙胺酸,苯酮尿患者不可食用,食品添加劑中的蔗糖素則是因為當初研究出來時的研究員英文不佳,把主管說的test聽成taste,才意外發現了這個蔗糖甜度六百倍的甜味劑。早期研發出來的糖精、甘精、甜蜜素則因為有致病與毒性的疑慮,目前沒有在使用了。

 

關於酒精

歷史上酒精的釀造是頗為耳熟能詳,但這本書提到了埃及的啤酒,當初的釀造之法是將發芽的麥子煮熟,利用胚芽酵素分解出糖份再加以發酵而成的,並非我們今日熟悉的啤酒,古代啤酒是帶有黏稠狀的液體,但是在古代不易取得乾淨水源時,使用沸水釀製出的酒,是比較好的淨水來源。

今天我們所熟悉的啤酒是在15世紀時,才開始加入啤酒花(蛇麻)而有苦味與啤酒花香味,一直要到1842年,有了皮爾森式釀造法,才出現我們所熟悉的金色啤酒。

紅酒由葡萄皮上的酵母對葡萄汁內的糖份進行發酵而成,在基督教意涵中紅酒在歐洲文化頗有地位。美洲開始大量製糖後,製糖廢液發酵後,就成了我們所知的蘭姆酒。

美國建立與酒也頗有淵源,據說,五月花號當年本來以哈德遜河為目的,但因為船上啤酒喝完了,所以才提早在普利茅斯港下錨的XD

釀造酒出現的早,而蒸餾酒則是在伊斯蘭禁酒狀況下出現的,世界知名的威士忌,是蒸餾麥芽發酵液(酒精濃度可達65度)後,再放進烏剛櫟木桶(大概就是我們熟悉的橡木桶)中儲存,酒精會溶解出木材物質再經長時間熟成後,才會形成威士忌獨特風味。而美國後來玉蜀黍產量大增,發酵蒸餾後,將蒸餾酒放進內側燒焦的木桶中熟成,才有紅茶色的波旁威士忌出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sace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