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久沒寫讀書心得了,也不是沒在看書,只是最近看的書愛都太多了XD

  自從畢業後開始準備考試,閒來無事總是忍不住手癢偷翻閒書,但怎麼說都是待業中的半個無業遊民,也不好大剌剌的搬書回家看,於是又忍不住重新讀了兩三次銀英跟龍族。

  不管是銀英還是龍族,其實看完心得都不少,可兩本都是大長篇,又都是心愛作品,真要寫成文還真是讓人頭疼,相較之下我心得產量最大的十二國記,我對它的愛倒是遠不及前述二書了(笑)。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除了仔細回味銀英的精彩情節外,因為正巧碰上小青,跟他聊過一點心得後,忍不住去翻了翻對岸的銀英相關討論,也因此發現了兩岸讀者十分有趣的差異。

  我就拿「銀英中的神」這個論點來說說吧。



  到底神的存在該如何定義?在對岸的討論文中,有一針對萊因哈特與楊的神性做一比對的文章,最後下的結論就是,楊的性格比萊因哈特更具有神性,這也是小青贊同的觀點。不過我很想說句有些失禮的話,跟萊因哈特那種將才能剝掉就只剩一個死小孩性格的傢伙比,我覺得連我自己都比他有神性XD

  在那一系列的討論中,對岸也有人提出了有力的佐證,說他身邊的人很多像萊因哈特,沒有一個像楊,因此楊顯得一點也不真實。

  (那時乍看之下,我還真忍不住要對這位對岸同胞表示深深的敬意與同情,身邊朋友一堆萊因哈特性格的這種生活,真是讓我光想都覺得恐怖。)

  但是就我來看,萊因哈特是一個需要人們抬頭看的角色,這是在專制體制中普遍的現象,不管他自己有沒有要將自己神格化的意識都好,整個帝國始終都抬著頭在仰望身為君王的人物。

  對需要抬頭讓脖子酸的角色,我一點興趣都沒有,因為我很不喜歡那樣的距離感,大約也因為我自身是無神論者,對於這種隔膜甚遠的距離,總忍不住會當作與我無關的神像看待。也因此,小青他們深入探討萊因哈特跟他底下的人物這件事,我之前一直無法理解,而現在能理解後,卻是感觸良多。


  看來,與願意平等以對且不吝付出關懷尊重的外籍神父相比,對置身清末專制社會中的人民們來說,那高高在上壓榨民脂民膏的老佛爺還是比較親切的吧?



  不管孕育生長的土壤多麼一致,長出來的不同植株終究是不可能一模一樣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sace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